精品项目

李雨汧 22 分拼至犯满,中国 U19 女篮 3 分惜败拉脱维亚 U22

2025-07-05

咸阳体育馆的记分牌定格在 73-76,中国 U19 女篮姑娘们弯腰喘着粗气,汗水浸透了球衣。终场前 5 秒,李雨汧的压哨三分在对手封堵下弹框而出,一场从落后 22 分追至反超的逆袭剧本,最终以 3 分差距遗憾收场。这场对阵平均年龄大 3 岁的拉脱维亚 U22 的硬仗,成了 U19 世界杯前最残酷的练兵,也暴露出中国青年军在核心缺失下的真实战力。

一、22 分逆转的跌宕剧情

比赛伊始,拉脱维亚凭借身体和经验优势,用一波 14-2 的攻势打懵中国队。首节 12-23 的比分背后,是篮板被对手疯狂蹂躏的惨状:徐紫奇、梁雅琦组成的内线完全失守,全队首节篮板数仅有对手一半。但第二节风云突变,李雨汧突然爆发,连续两记三分命中止血,随后强突造犯规打成 2+1。她的拼命精神感染全队,中国姑娘们在半场结束时将分差缩小至 9 分。

下半场,中国队越战越勇。李雨汧和冉珂嘉相继拿分开局,一波 15-5 的攻势直接反超比分。双方随后陷入拉锯战,赵琳的三分曾让中国队 71-70 领先,但拉脱维亚立刻回敬远投。73 平的关键时刻,对手一记抛投加罚球锁定胜局,李雨汧的绝杀三分在封盖干扰下偏出篮筐。

二、李雨汧的攻防双刃剑

作为球队新核心,李雨汧此战出战 31 分钟,投篮 17 中 8,三分 3 中 2,罚球 5 中 4,砍下全队最高的 22 分,外加 4 篮板 2 抢断。她在第三节独得 12 分,成为逆转的关键推手,甚至在末节拼至五次犯规离场。但数据之外,她的防守压力同样巨大 —— 面对拉脱维亚锋线的轮番冲击,她不得不在外线频繁补防,最终因体能透支导致关键失误。

李雨汧 22 分拼至犯满,中国 U19 女篮 3 分惜败拉脱维亚 U22

值得关注的是,李雨汧的成长轨迹与球队命运紧密相连。自张子宇升组后,她场均得分从十堰站的 14.5 分提升至咸阳站的 22 分,逐渐扛起领袖责任。但她在赛后坦言:“关键球处理不够冷静,最后一投太想承担责任了。” 这种自我反思,正是年轻球员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。

三、内线真空与战术困局

技术统计揭露了最刺眼的短板:拉脱维亚全场狂揽 46 个篮板,比中国队多出 14 个。徐紫奇虽贡献 12 分,但作为空间型五号位,她 192cm 的身高和 86.5kg 体重在对抗欧洲成年球员时明显吃亏。这一劣势在张子宇缺席后被无限放大 —— 这位场均 35 分 12.8 篮板的 U18 亚锦赛 MVP 若在场,仅篮板一项就能带来质变。

教练王桂芝赛后直言:“开局被打懵是因为防守轮转不及时,篮板保护意识不足。” 她特别提到,球队在领先时过于依赖李雨汧的个人突破,导致阵地战传导球停滞,最终被对手针对性包夹瓦解。此外,罚球稳定性不足(全队 14 罚 9 中)和关键时刻战术执行失误(最后 23 秒连续丢篮板、赵琳进攻犯规),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稻草。

四、世界杯前的生死考题

这场失利为 7 月的 U19 世界杯敲响警钟。中国队被分在死亡之组,同组对手包括尼日利亚、葡萄牙和加拿大,其中葡萄牙拥有多名 WNBA 青年队球员,加拿大则以身体对抗著称。若延续此战表现,出线前景不容乐观。

不过,积极信号同样存在:冉珂嘉本场贡献 14 分 8 篮板,此前对阵塞尔维亚更砍下 21 分,展现出混血锋线的全面性;火线入队的后卫董一诺虽未获太多出场时间,但其突破分球能力可能成为破解逼抢的利器。教练组已开始针对性调整,例如增加董一诺的持球推进训练,并强化徐培琳的低位策应。

正如王桂芝所说:“输球不可怕,可怕的是失去斗志。” 这支平均年龄仅 17.8 岁的青年军,正在用鲜血和汗水书写成长的代价。当 7 月 12 日世界杯哨声响起时,她们或许仍无法与欧美强队抗衡,但那份永不言弃的韧性,已让中国女篮的未来值得期待。

世俱杯官网